新闻动态
第五届中国帕金森联盟年会暨第二届脑衰老及神经变性病的临床转化及治疗研讨会
第二届脑衰老及神经变性病的临床转化及治疗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帕金森联盟年会于2022年12月10-11日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多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超15.5万人次观看。
01开幕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院长、陈彪教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刘维林会长在开幕致辞中分析当前人口老龄化及老年疾病与脑疾病结构现状;表明在国家健康老龄化战略下各自院所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介绍本次会议内容安排并预祝圆满成功。
02主会场
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朝东教授和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对国内外脑科学计划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介绍,为神经精神学科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新启发;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王以政院士介绍了Sonic Hedgehog (SHH)信号通路通过影响谷氨酸转运体活性,调控突触间隙谷氨酸,早期影响细胞外谷氨酸的量及其在缺血过程中的兴奋性毒性,为缺血早期神经保护治疗提供新证据及思路;多伦多大学Anthony Lang教授详细介绍目前国际帕金森病修饰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的方案设计提供新启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详细讲解各种生物标记物对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和不同药物临床试验的研发进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梳理2022年国内外围绕急性卒中治疗中重要的研究,包括取栓适应症的扩展、取栓后的辅助治疗、取栓前的辅助治疗和以中国临床证据为主的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从学科组织结构演变、学科发展模式、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分享宣武医院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与模式。
03年度新铜牌单位/优秀单位颁奖
会上,唐北沙教授、陈彪教授与商慧芳教授共同为符合条件通过审核的十家新的联盟铜牌线上授牌,并对三家年度优秀成员单位进行表彰,对其表示祝贺并给予更多合作发展期待。
04分会场:帕金森病治疗与诊断
本会场由毛薇教授和梅珊珊教授共同主持。
Ken Marek教授分享了PPMI队列的主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在PD进展标记物等方面,以及PPMI前驱期队列与前驱期干预队列的主要研究目标;陈生第教授讲解了运动障碍病定义、分类及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症状:如震颤、肌张力障碍、舞蹈症、手足徐动症、肌阵挛、抽动症等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冯涛教授分享其团队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ECL和RT-QuIC技术,检测口腔黏膜、嗅黏膜细胞中α-突触核蛋白单体、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及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作为PD诊断与PDS鉴别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成果;唐北沙教授介绍原发性震颤定义、诊断、ET-PLUS的认识及其软体征的定义与表现、震颤的临床分级及辅助检查等;重点分享中国原发性震颤叠加表型调查研究成果,发现纯ET与ET-PLUS具有起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该ET和ET-PLUS纵向队列的研究计划;毛薇教授分享DBS治疗的适应证及其新产品与技术进展;陈玲教授讲解EARLYSTIM研究相关推荐患者的电子评估工具、术前评估、术后管理和疗效的研究成果,列举其团队使用先进DBS技术选择和管理PD病人的成功案例;商慧芳教授介绍了静息态功能核磁的bold信号原理及影像处理流程,分享了其团队进行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和不同亚型,以及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脑网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Bastiaan R.Bloem教授从个体化管理、转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照护者和患者主动出击避免帕金森病不良预后,智能电子工具在PD管理和药物反应监测角度分享了PD社区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
05分会场:老年痴呆与脑血管病
本会场由邹海强教授和但小娟教授共同主持。
宁玉萍教授就MCI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辅助检查、治疗及预防对MCI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汇报。李霞教授围绕老年痴呆的社区筛查,就如何依托精神科三级防治网(社区、全科、专科),建立SHAPE(上海特色的防控老年认知障碍行动)模式,研发游戏化职能筛查工具,建立全病程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证实其成果对减轻患者病耻感、促进早诊早治、节约社会成本有实际意义;马婷教授从人工智能视角介绍神经指纹、脑网络连接及基于图谱的深度学习网络等对阿尔兹海默病小血管病变时空模型进行了学术报告;袁俊亮教授针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症状表现、评估工具、全程管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讲解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马欣教授从诊断、防治策略、心脑血管评估技术等方面对心脑共病管理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学术分享;荆京教授针对脑血管病、癫痫、运动障碍疾病、多发性硬化及相关典型病例7TMRI图像等方面对7TMRI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李子孝教授从免疫、表观遗传学、不明原因克隆性造血、DNA甲基化等不同角度汇报了脑血管病炎症与表观调控研究;唐毅教授围绕认知训练、危险因素干预、认知管理等方面系统阐述数字化认知评估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
06分会场:宣武老年医学论坛
本会场由孙虹教授和刘疏影教授共同主持。
王朝东教授从平台建设、分中心建设、大数据平台、队列研究、发表文章、著作发表、技术转化、互联网辅助诊疗及学术活动等方面对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年度工作进行汇报。刘光慧研究员从基础研究方向介绍了衰老的编程和重编程,包括建立灵长类衰老模型、寻找各器官的衰老标记物以及基因层面的干预延缓方法。王涤非教授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与老年问题的处理原则》的报告中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现状,老年慢性健康问题,老年慢病共病管理新概念及其处理原则。张兰教授从临床药师角度分享老年疾病用药安全、智慧药学、互联网药学服务等内容。唐亚梅教授围绕放射性脑损伤的病理及其相关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讲解。杨文明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早期标志物进展,包括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标记物(临床、影像、基因、生物)。王天龙教授通过老年危重患者麻醉的创新与临床实践报告,分享了麻醉管理原则及国内外最新进展。鲁世保教授分析高龄脊柱手术疗效,讲解老年脊柱手术特点、手术指征、高龄手术方案等。陈蕾教授通过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管理,讲解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表现、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及治疗管理,对帕金森睡眠障碍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
07分会场:帕金森病临床实践
本会场由许二赫教授和朱晓冬教授共同主持。
任康教授分别从帕金森病早期筛查、鉴别诊断、量化评估、多模态数据、创新疗法和慢病管理介绍了人工智能及数字医疗全球发展的现状,分享GYENNO在这些领域中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蔡燕宁教授从帕金森病特点出发,提出当前帕金森研究相关科学问题,详细介绍了当前体液标志物中蛋白类标志物和核酸类标志物在帕金森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分享了新技术-脑源囊泡纯化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徐评议教授围绕前驱期帕金森病的防治价值、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帕金森早期诊断现状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帕金森研究在诊断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讲解了α-syn作为帕金森病的病理标志物在当前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其团队提出的新型皮肤α-syn超微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梅珊珊教授从定义、症状、电生理研究方面详细介绍冻结步态的识别,从药物、行为干预、手术治疗方面综合讨论了冻结步态的治疗进展,分享了团队在行为干预疗法、神经调控等领域治疗冻结步态的研究成果。张丽芳教授从定义、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等方面讲解帕金森患者的构音障碍,讨论帕金森患者产生构音障碍可能的机制,介绍了帕金森患者构音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当前的治疗手段,尤其是LSVT LOUD这一治疗方法在患者中的应用,同时强调未来的研究需要开发出中国版的量表以适应中国患者的特点进行评估。王琦教授介绍了帕云医疗专科平台的发展,围绕其已建立的帕云家园、帕云医生工作站、运动障碍诊疗中心三大平台贯穿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为患者提供疾病的全周期管理,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管理及科研管理工具,对全国各层级医生实现灵活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产生的积极意义。陈彪教授从帕金森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以及当前疾病管理面临的挑战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帕金森病临床前驱期的诊断标准、帕金森病早期预测和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帕金森病高危人群筛查路径,同时分享其团队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和管理中的研究成果。
08分会场:康复与患者教育
本会场由葛美教授与阮征教授主持。
闫素英教授在“药源性神经疾病”的报告中,讲解了药源性疾病和的定义及分类,总结了常见的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介绍了神经科常用药物引起药源性神经疾病。常红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康复护理理念,分析了目前的卒中康复现状以及人工智能在卒中康复单元的应用情况。李育教授就“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所致失能的评估及干预体系建设与应用”话题进行分享,展示了帕金森病失能评估方法及康复相关的健身操。乔雨晨教授分享临床中综合性认知功能训练技术的实施,就认知训练的定义与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及常见问题对策进行说明。梅永霞教授在“基于照顾情境的怀旧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夫妻中的应用”的报告中对怀旧疗法及其应用的具体实施与前景进行分析。介绍了智慧护理下的神经疾病患者精准健康教育,说明了智慧医疗及其精准健康教育的制定方案及优势。帕金森病友会的代表分享患者太极表演及病友抗帕历程。张瑞华教授通过病例分享帕金森及痴呆患者的康养照护内容,对康养在神经变性病管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09分会场:帕盟学院年度表彰分享
本会场由马敬红教授与王展教授主持。
滕诗宇老师对帕盟学院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及工作方向,强调学院旨在搭建促进资源共享、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平台。陈彪教授对帕盟讲师进行表彰,对学院活动给予肯定,鼓励更多的成员参与进来,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实现学科发展和自我提升。
刘春风教授分享2022新冠疫情对全国帕金森病患者影响调查报告,分析在疫情环境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加重情况,通过数据表明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满足患者购药需求、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及提供远程康复指导的必要性。黄越教授作题为“中国帕金森病脑库的建设”的报告,指出脑库建设是精准神经病学和脑健康的桥梁,介绍以志愿者为核心的生命全周期脑健康管理,充分表达帕金森病脑组织库建设的重要性。毛成洁教授讲解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从症状学的角度展现了帕金森病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运动症状的鉴别,强调正确地识别临床症状是帕金森病诊断的基础,领会和运用MDS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是关键。于洋教授分享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重点围绕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及步态障碍的发生机制、干预措施及早期保护等方面,着重强调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刘沙教授在帕金森病典型病例分享中,系统清晰地介绍了一例帕金森病患者诊断的流程,结合病例梳理了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迟春玲教授解读MDS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对帕金森病支持标准、排除标准及警示征象逐一进行了综述。李静教授分享了基层医生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心得获益,从自身实例出发,展现了互联网助力帕金森门诊的建设、网上课堂对基层医生的学习、远程医疗对基层诊疗水平的切实提高。
在患教环节中,陈鹏教授围绕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介绍了帕金森病针灸治疗指南以及帕金森病的针对穴位,提出针灸是帕金森病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部分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发展中有积极作用。最后,马敬红教授与陈鹏教授共同为在线帕友答疑解惑,就帕友们关注的针灸治疗、用药管理等中西医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全面解答。
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围绕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老年综合征等老年常见疾病的预警、评估、防治和康复问题,研讨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管理等领域重大问题,探讨国内外老年医学发展的现状和展望,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就促进相关领域交流与合作、构建全国协同创新网络、大型生物样本库、数据库、临床研究队列及多中心临床研究、网络服务等问题进行有效研讨与促进。
回放二维码:
上一篇: 第二届遗传性运动障碍病专题研讨会
下一篇: 举联盟之力,助基层成长